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

“法者,治之端也;君子者,法之原也”,这一观点出自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7
...

孟子认为“无礼义,则上下乱”,重在强调礼的作用在于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0
...

“兼爱不亦迁乎?无私焉,乃私也”,该说法出自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2
...

被视作先秦法家先驱人物的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0
...

战国时期主张“以法治国”的学派被后世称作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“刑罚重其轻者,轻者不至则重者无从至”的本质是主张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4
...

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8
...

在推行法治的方法上,商鞅所强调的三元素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“境内之民,其言谈者必轨于法”的思想本质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认为“释法术而任心治,则尧不能正一国”的先秦思想家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下列属于晋代法律思想家张斐观点的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5
...

下列体现汉初黄老思想的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经义决狱又称“春秋决狱”,其中“春秋”主要指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和王夫之共同生活的时代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4
...

王夫之认为,要想成就“一代之制”,应该在司法上坚持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2
...

张之洞坚持“变而不失其道”的变法观,其中的“道”是指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3
...

下列与张之洞法律主张相符的表述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9
...

“太平之世无讼,大同之世刑措”的提出者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7
...

在严复关于自由的论述中,他认为尤其重要的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《大清民律草案》的五编体例主要借鉴的外国法典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4
...

沈家本认为中西法律的融会点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2
...

“西国司法独立,无论何人皆不能干涉裁判之事”,出自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5
...

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,民生主义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4
...

1910年撰写《修正刑律草案说帖》,认为新刑律背弃礼教的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11
...

章太炎认为所有政体中祸害最轻的政体是

高老师6个月前 (03-26)中国法律思想史(00264)8
...